单位新闻
首页 > 单位新闻

【新闻专稿】贡献研院力量 乡村振兴有我 ——驻村队员霍晓剑圆满完成帮扶工作

2025-08-01

       (通讯员 袁园)在恩施州来凤县绿水镇老寨村的山间田畔,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霍晓剑用两年时间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乡村振兴答卷。2023 年 7 月至 2025 年 7 月,他扎根这片土家山寨,以 "1+1+N" 联县帮村机制为纽带,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产业赋能、教育帮扶等领域交出了一份 "保质超量" 的成绩单,让研究设计院智慧与乡土需求在精准对接中绽放振兴之花。

1.jpg

筑牢防返贫底线 织密民生保障网

        "张大爷,最近医保报销政策又有新调整,我给您念念......" 这样的政策宣讲,霍晓剑两年来已记不清重复了多少遍。他协同村“两委”完成全村农户数次全覆盖走访,完善“一户一卡一表”档案,对 62 户 218 名脱贫户、2 户 8 名监测对象建立动态监测台账,用脚步丈量出防返贫的“安全线”。

2.jpg3.jpg4.jpg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他创新“定期走访 + 即时响应”机制,主动发现、及时解决农户生活问题。通过精准维护防返贫监测系统,快速处置预警信息,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牢不可破。老寨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小霍带来的不只是政策,更是让老百姓安心的‘定心丸’。”

校地智联产业链 激活发展新动能

5.jpg

       他定期对接园区管理人员及园区企业负责人,与设计院沟通反馈园区报批信息动态。多次协助学校选派专家到来凤县开展环保安全现场指导和知识培训,智力帮扶培训园区和企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先后协助学校选派6名化工专业优秀学生到园区企业开展一个月暑期实习,成为产学研融合的鲜活注脚。

       在他的协调下,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团队深度参与 "湖北来凤腾升烟叶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二期)" 工程设计,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正常生产后还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让 "废烟叶" 变成了 "金叶子"。这种 "智力 + 产业" 的帮扶模式,正是研究设计院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动实践。

消费教育双赋能 点亮乡村未来

       "340 万元!" 这个数字背后,是霍晓剑积极协调联络校内外力量,为来凤农副产品打通的产销通道。他联动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内采购与社会资源,两年帮助销售藤茶、腊肉等特色产品,更联络爱心企业为困难学生捐助助学金1万元,让帮扶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教育帮扶同样成果显著。他牵头开设的周末托管班累计服务老寨村学生 800 余人次,为老寨村学生对接学校各类学生实践团队以及线上辅导补习班,孩子们的笑容,成为教育帮扶最珍贵的收获。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青春书写振兴答卷

       霍晓剑积极对接各类调研考察工作的同时做好老寨村数字化宣传,同时结合入户走访记录,积极运用电子地图工具与 “数字乡村” 系统,推动重点监测户信息查阅实现电子化,为乡村数字化宣传及信息管理优化作出了切实贡献。

6.jpg

       回顾两年驻村路,霍晓剑坦言仍有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思路碰撞。”从化工园区的技术升级到田间地头的产销对接,从课堂里的朗朗书声到数据库里的动态信息,霍晓剑用研究设计院人才的专业素养与驻村队员的为民情怀,在鄂西山区书写了“校地协同振兴”的生动注脚。正如他在工作日志中所写:“乡村振兴不是终点,而是充满希望的新起点——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我们用心耕耘。”

       2025年7月,在驻村工作轮换之际,来凤县委组织部、绿水镇委镇政府专门向霍晓剑致感谢信,老寨村授予他“终身荣誉村民”证书。(审稿 李哲伦 苏纯华)







© 2025 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12011603号-2 公安网备号: 鄂公安网备4201850200121160